养狗的朋友必然要额外注意
狂犬病是迄今人类唯一100%致死的急性传染病。2015年前8个月,北京狂犬病共发病8例,所有患者都在发病后1—8天内死亡。
2014年7至9月,云南保山陈述5例狂犬病病例,患者均死亡。
2014年广东省法定甲、乙类陈述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全省狂犬病发病85例,死亡86例。狂犬病死亡数仅次于艾滋病、肺结核,居传染病致死第三位。
虽然狂犬病是能够完全预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被猫狗咬伤后,打了狂犬疫苗就能够高枕无忧!前不久,湖北潜江2岁幼童叮叮打了3针疫苗,但还是传染了狂犬病,5月16日因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被狗咬后立即打疫苗,湖北两岁男孩仍未逃过死劫……
3月4日,湖北潜江的叮叮跟随爷爷奶奶外出喝喜酒,途中被突然窜出的恶狗咬伤额头。
在jin行简单的伤口处置后,爷爷奶奶立即带他到本地疾控部门接种狂犬疫苗,截至发病前叮叮已接种3针。
5月14日,孩子初步感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接着初步流汗流口水。16日,孩子呈现惊慌不安,情绪烦躁,经诊断为狂犬病。
当天下午2点,孩子转入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不久便心跳骤停,医生仍积极抢救2个多小时,仍未挽回孩子性命。
为何打过疫苗仍染病?
医生阐发,狂犬疫苗剂量4-6针不等,一般一个月打完。全部注射完成后7-10天,接种者体内才能产生符合足量的抗体。叮叮传染狂犬病病毒,很可能发生在疫苗阐扬作用之前的“免疫空档”。此外,孩子的伤口靠近脑部中枢神经、伤口过深,加之疯狗赐顾帮衬病毒较严重,孩子又年龄太小免疫低下等,均与发病相关。
和叮叮同期患病的此外两名患者,被漂泊狗咬伤后仅对伤口jin行了简单的冲刷,目前仍彷徨在生死一线。
提醒:有穿透性伤口,需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材料图)
对于叮叮的夭折,医生感到痛惜又无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狂犬病表露后预防处置尺度》,患者被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注射狂犬疫苗。在此根底上,假如皮肤有穿透性伤口,或动物唾液接触到患者皮肤黏膜,还需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武汉市疾控中心狂犬病诊疗咨询组组长朱政纲称,大家对狂犬疫苗比较熟悉,但对抗狂犬病血清却非常陌生。
朱政纲解释,所谓穿透性伤口,指的是伤口超过表皮,到达真皮,以至穿破真皮。人体皮肤黏膜主要包罗嘴角、眼睛、排泄器官和生殖器,这些部位皮肤外伤,被动物唾液污染,都属于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的范围。此外,被动物抓伤,或咬伤未见出血,但有较深齿痕,也在此列。
朱政纲称,狂犬疫苗从接种到产生足量的抗体,约需一个多月。在打疫苗前和打疫苗期间,患者还未产生足够抗体,仍处于危险之中。咬伤严重的患者在这个空挡期就需要借助抗狂犬病血清来阐扬作用。据理解,抗狂犬病血清根据体重用药。
如今正是高发季 春夏猫狗伤人最多
猫狗绝对是狂犬病病毒最多的宿主,因而在广东,春夏猫狗发情、打咬频繁,伤人最多,狂犬病发病也多。
首先是“菜花黄,狗癫狂”,意思是入春后,也就是菜花开花的季节,猫狗进入发情期,性格暴躁,更易产生攻击性。而在炎热的夏季,许多猫、狗抑制不住性子,频频出口伤人,再加上市民群众衣衫薄弱,被咬伤的事件也多。
据广州监测,持续多年,发生在每年3月~10月被猫狗抓咬伤的病例占63.05%,略高于其他月份。
这些误区,你必需知道!
都知道狂犬病的死亡率高达100%,被咬后也都知道要马上打疫苗,但广东省疾控的专家发现,市民对狂犬病和疫苗仍存在很多误区。
1
“家养猫狗不咬人”绝对是误区
广东省疾控传防所主任医师邓爱萍表示,根据医疗机构监测,广州日均两三百人打狂犬病疫苗,猫狗抓咬伤病例绝大部门是宠物犬、宠物猫构成,另有部门为老鼠及其他动物抓咬病例。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疗机构东风东路院区2010年5月开设狂犬疫苗接种等“狂犬病表露后处置”业务,全天24小时效劳。这一接种点每天接待初度注射狂犬疫苗的人数将近全市人数的三分之一。据其统计,均匀每日有80个初诊病人前来就诊,每月约有2400~2600人。
并不是漂泊猫狗更可怕。2013年全省家养猫狗咬伤致狂犬病发而死亡的占狂犬病死亡数81%,广州市2013年家养猫狗伤人比例占动物伤人总数的89%。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表示,去年以来比例大体一致。
不外值得警惕的是,还有其他动物咬伤也要接种狂犬疫苗,比如老鼠。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一切温血动物都可能传染狂犬病。若被老鼠咬伤,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杨智聪说:“家养猫狗不咬人”绝对是个误区,因为宠物在遭到外部突然刺激或遭到自认为被威胁时(如进食、睡觉、看护幼崽),一样会主动攻击人。而“被家养动物咬伤没有危险”的想法更危险,因为即便家养猫狗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目前还无法对接种过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动物jin行免疫效果评价,确定不了咬伤人的动物是不是免疫成功。此外,兽用疫苗要年年接种。以狗用疫苗为例,并不是一打就灵,市面上犬用狂犬疫苗的接种价格多为约50元一针,初度注射后,仍需每年接种一次,直至宠物死亡。
2
受伤出血才有必要就医?
只要呈现印痕都必需就医,因为印痕下可能有肉眼看不见的伤口,但病毒能够由此入侵。皮肤表皮有神经感受器,表皮没有毛细血管网,这意味着,虽然没出血,但是表皮神经感受器一旦沾染病毒也会诱发传染。
3
24小时之后接种疫苗无效?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受伤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宁静,但并不存在时效性的说法。医生曾遇到过一个武汉的小孩,被狗伤后好几天才筹算去接种疫苗,邻居却说24小时以内打才有效,再打已无效,家长竟然听信,孩子因而夭折。
4
给宠物打了疫苗就宁静了?
给动物接种是遍及倡导的,但目前实际情况是动物疫苗的打点以及效果监测都还不完善。首先,动物疫苗对每种动物的效果、起效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其次,宠物在室外活动时,不免会和其他漂泊猫狗接触,这样一来,宠物的爪子、舌头上就有可能赐顾帮衬病毒。
5
动物抓伤咬伤“十日观看察法”
网上传布的“十日观看察法”实际并不适用我国。这种方法需要考虑4个前提:1.非高风险国家或地区,2.本地动物的有效免疫超过70%以上,3.所有需要观看察的动物,从jin行接种的诊所、医生、疫苗以及接种史均可追溯,4.即便观看察也是在符合调节的动物医疗机构jin行医学观看察,而非个人观看察。在无法满足这4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十日观看察法”并不靠谱。
声明:此文如若属于转载,则是出于信息分享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