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mei 发表于 2019-9-3 12:46:18

为什么在中国,导盲犬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

对于导盲犬,铲屎哥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为什么我只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过,而真实的导盲犬却一只也没有见到?

而原因无非就是一个,数量太少!

如果哪天在街上看到一只,这几率也差不多和中彩票一样了!


具体少到什么程度?先来看下在我们国家濒临灭绝的四种动物:

国宝:熊猫。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圈养大熊猫数量333只。

东方神鸟:朱鹮。经过重点保护全世界现在有2000只,野生数量300多只。

雪豹:中国雪豹大约1500只左右,全世界加起来不超过5000只。全国最少的动物:白鳍豚。世界基本上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中国通过各种发现认为应该还有20-50头。
对比这些国宝级别的珍贵动物,再来看看导盲犬的数量:

大陆地区只有67只服役导盲犬,台湾地区37只!!堪比白暨豚呀!



而中国有1691万视力残疾人士,北京目前约仅有10条登记注册的导盲犬。

人口近4600万的云南省,直到近一两年才迎来第一只导盲犬上岗。

国际导盲犬联盟规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可视为导盲犬的普及。

照这样换算的话,我国起码要有近16.91万只导盲犬才能达到“普及”!



可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导盲犬数量这么少呢?



据铲屎哥了解,因为并不是每只狗狗都适合做导盲犬……

适合做导盲犬的狗狗比例超级低,而且对于导盲犬,还有很多要求:

要聪明,学习口令要快,像平时常用到的“坐”“直走”“等待”等工作命令,起码教过5遍过后要明白。

可是又不能太聪明,智商排名第一的边境牧羊犬就不适合,它们往往喜欢耍小聪明,以自我为中心。


执行性高达90%以上。擅长服从的狗狗才能保证盲人的安全,如果换只二哈来,画面简直不敢相像有一张“大众脸”。就是长得温顺,一看就是乖狗狗的那种。
虽然德牧在国外也被用于训练导盲犬,可是在国内很多人对它产生恐惧感,所以我们国家没有德牧导盲犬。



标准的身材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肩高在50~60厘米之间,到盲人膝盖的位置,当遇到障碍物时,导盲犬能靠身体控制住盲人。
如果集合这么多的条件,筛选240种常见犬种以后,恐怕只有两种还算合格的狗狗了,那就是拉布拉多和金毛巡回犬。



然而它们在接受培训后,还要面对接近40%的淘汰率!



同时,培训一只导盲犬的平均费用要12万元左右!

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从筛选到培训,再到正式上岗,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被选定的导盲犬出生40-45天以后,会被送到爱心人士家里寄养,让它熟悉社会生活。



一年以后再接回导盲犬培训中心进行训练,在这里狗狗要学会所有指令,包括躲避障碍物和过马路。


当训练员给狗狗颁发上岗证后,还需要盲人和导盲犬在培训中心生活一个月,主要是教会盲人如何使用导盲犬,算是磨合期。

经过这么多繁复的过程,花费十几万元培训出的合格的导盲犬,最终会被盲人免费领走。



可是按照这样的时间下去,这些注册领养导盲犬的盲人,起码要等到10年以后才能实现。



除了以上的因素,社会对导盲犬的接受程度低依旧是一个难题。

虽然近些年,对于导盲犬的宣传和普及已经做的很好了,可是依旧有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认知,还有一些人即使了解也不愿意接受。

我们国家直到2015年的5月1日起才宣布,盲人可带导盲犬乘全国火车,北京地铁也允许导盲犬进入。



而在欧洲国家,导盲犬已非常普及,现在美国有1万多只导盲犬,英国有4000多只,德国有1100多只,日本有900多只,法国有600多只,澳大利亚有500多只。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免费使用导盲犬是盲人的一项社会福利,至少有3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予以保障。

盲人可携带导盲犬出入所有公共场所和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

虽然我们国家当前在北京,上海,南京和山东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导盲犬培训基地,但是政府补贴小,很多基地都是入不敷出。



这样看来,导盲犬达到普及的标准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声明:此文如若属于转载,则是出于信息分享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在中国,导盲犬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