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4针狂犬疫苗后仍病发身亡!天热狗狗也烦躁,这些一定要注意!
女子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了4针狂犬疫苗没想到还是得了狂犬病!抢救无效死亡!
被狗咬伤 打了疫苗仍死于狂犬病
女子龙某今年32岁,和老公马洪周生活在西安,有个8岁的女儿。
6月20日下午5时许,龙某在过马路时被一条狗咬了。当晚她回去告诉家人,她和狗迎面走过,狗转身来咬她,导致她的左腿外踝和内踝被咬伤。
随后,龙某前往西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治疗,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此后,龙某按照医嘱又注射了3针狂犬疫苗。但到了7月13日,她感觉左腿发麻,后脊椎有点酸,同时出现尿频尿急症状。
马洪周回忆说,他们当时没有和狗咬联系在一起,妻子去中心医院看了泌尿外科和骨科,吃了药,可没有效果。7月16日,龙某在家附近诊所打了吊瓶,情况没有好转,走路都困难了。17日,龙某去了一家医院,初步诊断为狂犬病。
龙某呕吐的症状很明显,17日晚,她被转往西安市第八医院抢救,到了18日凌晨4时许,昏迷加重。凌晨6时50分许,龙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一栏清楚写着:狂犬病,呼吸衰竭。
已打4针 病发时该打最后一针疫苗
病历上写明注射的时间,第一针伤后第0天:6月20日;第二针伤后第3天:6月23日;第三针伤后第7天:6月27日;第四针伤后第14天:7月4日;第五针伤后28天:7月18日,……
马洪周说,前面四针都是按时打的,每次打完都有医生和护士签字,前天原本该注射第五针,没想到人就不在了。
及时在正规医院接种了狂犬疫苗
为何还会发病?
需要澄清的是,及时接受了正确治疗方案却仍导致发病死亡,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极其少见,用专业术语来讲叫做“暴露后预防失败”。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报告(第二版)》里就专门提及了“暴露后预防失败”的情形,但也提到这种情况极其少见。
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原因:
一方面有治疗程序偏差,比如耽搁了寻求狂犬病预防的时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或不恰当使用(如没有成功注射至所有咬伤部位);暴露后没有进行或进行了不规范的伤口处理,或狂犬病疫苗质量低劣等。
另一方面是感染迅速(也就是预防没有赶得上感染)。这就要提到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在咬伤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潜伏期的长短、感染病毒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包括侵入的病毒量、受伤部位运动神经元终板的密度以及病毒接近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即使预防及时正确,也确实有可能会因为病毒感染太快而预防失败。
西安市第八医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说,根据家属叙述,龙某的狂犬疫苗注射是很及时的,而出现意外的可能性较多——
1、咬人的野狗体内狂犬病病毒数量多,致病力强;
2、伤口很深,导致处理不彻底;
3、或者在注射疫苗前,狂犬病病毒已顺着神经开始蔓延,最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
4、还有可能是注射了疫苗后,患者的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神经蔓延。
5、还和患者个人的机体免疫状况也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有可能抵抗不了这个病毒。
龙某遇到的这种情况,可能是遇上了野狗或者是疯狗,狗本身身体内病毒含量就很高,所以发病较快。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被狗咬后及时接受正确治疗方案,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不要因为一个罕见的案例就对预防治疗丧失信心。
在酷热天气下,狗的脾气也会变得焦躁
加之人们穿着单薄,没有厚实衣物防护
与狗遭遇时极易被其咬到腿、脚等部位
因此不管是狗主人还是路人
都需注意做好防范!
相较其他季节
夏季流浪狗在户外的活动更为频繁
尤其在深夜,经常会遇到一群流浪狗追着一个人狂吠
so
夜晚出行搭伴走,千万远离流浪狗
避免穿行流浪狗集中的小路/小胡同
内容来源:辽沈晚报
声明:此文如若属于转载,则是出于信息分享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合作。 有没有可能是疫苗失效了? 有没有可能疫苗失效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