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er他爸 发表于 2021-6-1 12:28:46

为什么建议每月做一次心丝虫预防

本帖最后由 Tiger他爸 于 2021-8-7 02:07 编辑

心丝虫(heartworm, HW)是由犬恶丝虫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蚊子是其宿主,流浪犬猫易感染(得不到必要的预防,且会成为感染宿主)。感染后会伴随着肺部疾病。在野外,狐狸、土狼是其宿主;在伴侣动物中,犬、猫、雪貂易感,由于诊断技术差异及寄生虫在不同宿主体内的生命不同,在猫与雪貂身上较为不易检出。


传播流程
初始阶段:蚊虫叮咬宿主获得微丝蚴(心丝虫幼虫)。
第一阶段:在蚊子体内发育成第一阶段的幼虫(L1)。
第二阶段:在1~4周(因环境温度不同而异),第一阶段幼虫成长为第二阶段幼虫(L2),驱蚊灭蚊很重要。
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L3)将具有感染性,在适宜温湿度的情况下(温度超过27℃,湿度80%以上,湿热气候),发育阶段可能低于2周。
第四阶段:蚊子通过叮咬将幼虫转移到新的宿主身上,如此的周而复始。







宿主感染


我国情况
我国属于心丝虫病的疫区,华南地区养宠家庭要尤为注意。另据调查,西南地区也属于流行区。国内对此尚无完整的上报机制,亦有可能部分地区不具备诊疗技术,这就导致宠物医生/兽医接触到的病例少之又少,相关的科普文章不是那么的普及,这也导致绝大部分养宠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丝虫。

2021.8.7更新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对患病死亡的犬只进行解剖发现丝虫的记录。这个时间段只是在查阅资料偶然发现,应该不是最早的报告信息。
参考资料
《在三台县发现狗心丝虫》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1994年01期

数据来源
万方数据
四川省工作犬心丝虫感染率的调查概要:本文调查了四川省工作犬心丝虫的感染状况,从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宜宾、阿坝六地的128头工作犬(包括警犬和护卫犬)身上采集128份血样,用改良Knott’s法和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分别进行犬心丝虫微丝蚴和雌性成虫的检测,结果得其感染率分别为5.47%和20.31%,证明四川是心丝虫病的流行区域。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scxmsy201203013
知网百科



本文参考
《THE MERCK VETERINARY MANUAL》
梅里亚动保 硕腾动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建议每月做一次心丝虫预防